山西面條的故事
點擊次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18-12-30 17:00:29
上一條:大學生懷念家鄉(xiāng)的河粉米粉味道
下一條:河粉制作的創(chuàng)新將由河粉機來實現(xiàn)
同樣是一碗白胚面,澆上哪的澆頭,就變成哪的地方風味,立刻融入當?shù)厝说纳睢5搅松轿,算是進入了面條的圣地。
曾經(jīng)聽一個山西朋友講過,一個標準的山西媳婦,應(yīng)該可以做到一日三餐做出三種不同的面條,連著一年都不重樣。除了刀削面,還有擦蝌蚪、抿蝌蚪、剔尖兒、溜尖兒、水揪片兒、搓魚兒……據(jù)說能有幾百種。
山西的面條為什么能有這么多花樣呢?復(fù)雜的地貌使得山西出產(chǎn)種類豐富的雜糧。在小麥粉里按比例搭配高粱面、蕎麥面以及各種豆面,千變?nèi)f化的吃法也就被發(fā)明出來了。在山西,甚至,連榆樹皮都可以做成面條。扒了外面的粗皮,木頭外面那層薄薄的,帶粘液的薄膜,被稱作“榆皮”。把它磨成面,做成面條,吃起來滑滑溜溜的,也被叫做“榆皮面”。
離太原很近,有個榆次古城。那兒的“桃花面”更有意思。一提到這么文藝的名字,大家就會聯(lián)想,是不是跟“人面桃花相映紅”有點兒關(guān)系?或者背后藏著什么富家小姐搭救窮書生的故事?
但其實,這桃花面的故事,并不浪漫,甚至還帶著幾分心酸。它的原名是——逃荒面。
從前,榆次是個富足的地方,有句話說“金太谷,銀祁縣,榆次多的是米和面。” 過去到了饑荒的年月,外地的窮苦人逃荒來到這里,東家施舍幾片大肉,西家給個丸子、雞蛋,澆在熱騰騰的白胚面上,就成了一碗瓷瓷實實的“逃荒面”。后來,竟?jié)u漸發(fā)展成了地方風味。不知道哪位文化人聽著別扭,就諧音成了“桃花面”,讓人立刻覺得浪漫了。
無論是故事中的”逃荒面“,還是“桃花面“,現(xiàn)在也成為了人們常說的”長壽面"、“發(fā)財面”,要知道市場上的面條機的出現(xiàn),為面條的生產(chǎn)制作更是增添了多種便利,讓面條美食更快的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,甚至于成為了人們創(chuàng)業(yè)的好項目。